集裝箱的發展歷程
集裝箱,指的是具有一定強度、剛度和規格的大型裝貨容器,它是專供周轉使用的。集裝箱一般用鋼材制成。它的每個角上有箱角接頭用來和運輸工具的構件連接。集裝箱有多種類型,按尺寸大小來分,有大、中、小三種;按構造特點來分,有保溫式、冷凍式、通風式和防水式等。
四處奔波的集裝箱在現代化的港口,我們總能看到這么一幕:碼頭上停靠著一艘艘裝滿貨箱的船舶,起重機從船上把一只只貨箱吊往碼頭,再從碼頭裝上車輛,運往世界各地。而堆放在碼頭上的貨箱,又被起重機一只只吊上貨船,裝滿貨箱的船舶紛紛駛離碼頭,漂洋過海,運往其他的港口。被起重機吊來吊去的貨箱就是集裝箱,裝貨箱的船舶就是集裝箱船。和傳統的運輸方式不同,集裝箱船采用的就是集裝箱運輸法。集裝箱運輸指的就是把貨物裝到專用的裝貨集裝箱之后再進行貨物的運輸,集裝箱運輸法的應用十分廣泛,公路、鐵路和水上運輸中都可以使用。
為什么要采用集裝箱運輸法?運輸貨物的時候,把貨物直接裝到車上豈不是更節約空間,減輕重量嗎?為什么要發展集裝箱運輸呢?這是因為運用集裝箱運輸具有許多優點。首先,運用集裝箱運輸能夠提高貨物運輸的效率:用大型裝卸機械和大型載運車輛對裝在集裝箱里的貨物進行貨物裝卸、搬運作業會更加便利,貨物實現了“門對門”運輸,所以貨物運輸效率就大大的提高了。
運用集裝箱運輸還能夠減少營運費用,降低運輸成本。由于集裝箱的裝卸受惡劣氣候的影響很小。集裝箱的裝卸效率又高,一艘集裝箱船的貨物裝卸所用的時間大概只有相同噸位普通貨船的三分之一,而大型高速集裝箱船的裝卸速度差不多是同噸位普通貨船的4~5倍,這樣,縮短了船舶在碼頭停靠的時間,加快船舶周轉,就能夠降低船舶的運輸成本。
另外,利用集裝箱運輸還能夠保證運輸的質量,減少貨物的損耗。在生產工廠里的時候貨物就被裝進一只只集裝箱里,不管途中經歷公路、鐵路還是水上運輸,都不需要開箱,直接把貨物運到用戶手中。這樣,在降低貨物在運輸途中的損耗率和遺失率的同時,還節約了包裝的費用。
由于集裝箱運輸的這些優點,它在得到迅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一場貨運革命。集裝箱運輸法要求船運公司和港口都必須進行巨額的投資,資本是高度密集的。同時,集裝箱運輸涉及面廣,環節多,是一項復雜的運輸系統工程。
應運而生的集裝箱船集裝箱船誕生于20世紀50年代末,是專門為裝載集裝箱而設計、建造的貨運船舶。在集裝箱船上,整齊碼放的集裝箱里裝滿了需要運輸的貨物。與一般貨船不同,集裝箱船上有專門放置集裝箱的船艙,同時還可以把集裝箱堆放在甲板上。船艙艙口開得又寬又長,以便裝卸集裝箱。
通常,為了使機艙前的甲板上能夠堆放更多的集裝箱,集裝箱船的機艙會設置在船尾,居住艙、駕駛艙設置在機艙上面。集裝箱船的兩舷和底部,設置有壓載水艙以保證空載航行的安全。在裝卸集裝箱的時候,通過裝卸壓載水來保持平衡。一些集裝箱船上還會設置防搖水艙以減少波浪對集裝箱船的航行產生的影響。
因為裝載的集裝箱類型不同,集裝箱船艙內設備也有所差異,比如,放置保溫集裝箱的艙室里裝有保溫設備;放置冷凍集裝箱的艙室則設置有冷凍設備;放置危險品集裝箱的艙室里還設置了一些防泄漏、防爆裝置。
不同重量的集裝箱會被放置在不同的位置以保證船舶航行的安全。下層堆放的是最重的集裝箱,中間放的是次重的,較輕的放在上層。集裝箱貨艙里通常可以堆放6 —7層集裝箱。甲板上也可以堆放多層集裝箱。所以,船上的甲板用高強度鋼板制造,甲板上還設置了集裝箱固定裝置。
集裝箱船的速度很快,可以達到20海里/時。大型遠洋集裝箱船速度會更快一些,基本上可以達到每小時超過30海里。現代集裝箱船正朝著大型化、高速化和多用途方向發展,集裝箱的出現,引發了一場船舶貨運的革命。